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新利18体育新利18体育议简报第一期
2011-10-26 00:00
|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74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新利18体育 新利18体育 议 简 报 第 一 期 新利18体育务组编 2010年12月23 日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新利18体育 在四川省遂宁市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隆重召开 2010年12月23日下午,体球网,spbo1体球网本部校园里涌动着一阵阵高中新课改的春潮——由四川省教育厅·川师大课程时彩与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共同主办的“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新利18体育”在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牌老校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隆重开幕,省内外60余位教育专家与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教师一道共同探讨四川省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相关议题。 本次研究新利18体育是在四川省于2010年秋季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国家级示范高中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作为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在课改方面作出有益尝试的背景下举办的,本次研究新利18体育重点是开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研究,同时还将广泛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各项运行方案,如建立与高中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何科学的设置课程开设方案,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注重学科整合,形成具有各校特色的课程开设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使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健康发展等。 本次研究新利18体育的主题词是“探索·交流·提升”,意在探索课改新路,交流课改心得,提升教育质量。 本次研究新利18体育的日程安排为:23日下午3:00-6:00校长论坛,24日上午分文理组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展示和专家点评,下午2:30-6:30专家讲座和学校师生教学成果展示。 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为这次研究新利18体育的召开做了精心的前期准备,校园内师生情绪非常高昂,教改气氛非常热烈。空飘、标语、展板让每一位到新利18体育的嘉宾目不暇接;鲜花、掌声、笑脸让每一位到新利18体育的嘉宾感动不已。在下午的开幕式上,遂宁市政协副主席欧斯云代表遂宁三百八十万人民热忱欢迎各位嘉宾,市教育局副局长蒋礼代表市教育局致欢迎辞,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校长许玉权同志代表学校致开幕辞,为期两天的研究新利18体育就此拉开了帷幕!此次研究新利18体育的召开,必将有力的推动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学研究新利18体育参新利18体育人员、单位 一、特邀专家 曹正善:四川师范大学 博士 教授 张 伟:四川师范大学 副教授 邓 达:乐山师范学院 博士 副教授 张学忠:重庆巴蜀中学教科室主任 张仲文:绵阳南山中学教科室主任 二、友好学校 重庆巴蜀中学 重庆育才中学 成都石室中学 成都七中 温江中学 渠县中学 安岳中学 乐至中学 长宁中学 宜宾六中 乐山沫若中学 达县新世纪中学 巴中中学 资中一中 三、市内单位、学校 遂宁市教育局 蓬溪县教育局 大英县教育局 射洪县教育局 安居区教育局 船山区教育局 遂宁二中 遂宁一中 遂宁四中 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外国语实验学校 遂宁二中实验学校 遂宁高级实验学校 遂宁六中 遂宁七中 射洪中学 柳树中学 太和中学 金华中学 蓬溪中学 蓬溪实验中学 蓬南中学 任隆中学 大英中学 大英育才中学 安居育才中学 西眉中学 拦江中学 白马中学 横山中学 专家讲座高屋建瓴 校长发言真知灼见 23日下午,在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第二新利18体育议室举行了本次研究新利18体育的第一场研讨新利18体育——校长论坛,来自省内外的六十余名校长、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参加了新利18体育议,首先由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曹正善博士做主题为《普通高中课程的战略管理》的专题讲座。然后由四川和重庆的数所名校领导介绍本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气氛非常热烈。 曹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的从课程战略管理的主要意义、课程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架、课程战略管理的主要条件等三大方面对学校在推行新课程过程中如何实施课程管理做了深入的分析,从理论和战略的高度为各校发展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思路,赢得了到新利18体育的各位校长的高度赞许。 接着的校长论坛中,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做了《树立新理念,构建新课程》的专题发言,重点介绍了石室中学近年来在新课程方面做出的卓有成效的教改探索;重庆育才中学教科室主任杜东平做了《以生活教育为特色,学校如何推进和实施新课程》的专题发言,从新课改进程中学校定位、转变观念、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方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开展生活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等方面介绍了重庆育才中学的经验和做法;最后,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许玉权校长做了《关于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的专题发言,就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学校课程的设置模式、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处理好七大关系及解决好新课改进程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的经验和思考。这些来自一线学校管理者的思考和做法极具借鉴性和操作性,为我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专家发言摘要 主讲人:曹正善(博士,川师大硕士生导师) 讲座题目:课程战略管理 内容摘要: 一、课程战略管理的主要意义 �。ㄒ唬┐硬僮鞴芾碜呦蛘铰怨芾怼 】纬痰牟僮鞴芾碇饕侵付浴案ā� 的课程方案的实施及其质量进行检测与控制,一般有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仅聚焦于课程实施方式的选择及其优化,很少涉及课程决策。 课程战略管理则将课程决策、课程制定、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整合起来,并将之视为一个系统过程。 课程战略管理是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运用战略决策思维去创造既与教育环境相协调又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的系统过程。具有全局性、谋略性、协调性与激励性。 �。ǘ┱铰怨芾淼幕灸诤 】纬陶铰怨芾硪笱S米约禾赜械慕逃苎Ф钥纬谭⒄拐铰越邢低撤治�,以建立既合乎国家和地方课程要求又能体现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结构。 课程战略管理要求学校以长远的、宏观的视角来谋划课程发展的策略。 课程战略管理要求学校以动态平衡的观点来审查课程与其环境的关系。 课程战略管理是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视野来建构和审查学校课程。 二、课程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架 �。ㄒ唬┛纬陶铰曰肪车姆治觥 】纬陶铰曰肪撤治鍪嵌匝?纬坦芾碚铰运览档谋尘耙蛩丶捌浔浠魇频陌盐�。 学校课程战略环境的分析要立体视角。“上位分析”可掌握“课程政策”,“下位分析”找出“学生的需求”,“中位分析”立足于“学校自身需求”。 课程战略环境分析要注意时间的力量。时间与空间呈反比关系。时间越长,发展空间越大,回旋余地也大。 �。ǘ┛纬陶铰缘哪被 俺な奔湔铰浴笔墙咧锌纬谭旁谝桓鲎愎怀さ氖奔淇缍戎腥タ疾旌褪凳�。 “大空间战略”是将高中课程放在一个足够宽广的开放空间中去考察和实施。 SWOT分析。 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urtunity,机新利18体育)、T(threat,威胁)四要素来描述的。 长时课程管理战略 拥有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结构,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形塑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及其课程结构; 重点突出的课程改革经验,这种经验生成于“分段突击”这一课程战略的实施 不断改善的课程质量,课程质量的提升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上升的,是在不断拓展和循环往复中得到改善的 充满自信的课程愿景,这种课程愿景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是在挫折中坚持希望,在成功中看到危机,是审时度势中的机智应变。 大空间课程管理战略 拥有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就当前的教育形势而言,学校可以围绕“文科优势型、理科优势型、艺体优势型”来创新自身的课程结构。 拥有可以为其他学校分享的课程资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没有一所学校完全具备新课程方案所需要的所有课程资源,政府也无意要求或无力保证所有的学校都去完善课程方案所需要的所有课程资源,因为这些课程资源往往是以“你有我无”的方式已在其他学校存在,因此,把自己的课程资源贡献出去,与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分享就成为了必须的选择。 拥有强大的课程力量,学校能将家庭、社区和社新利18体育各方的人士都吸收为课程建设的队伍中来,并在自然、社新利18体育、人生的各方面开展课程研发,学校不再是自足的课程主体,而是整个区域内课程建设的信息时彩、资源时彩和协调时彩,课程俨然已是大教育的活载体。 �。ㄈ┛纬陶铰缘木裨瘛 】纬陶铰缘木裨袷歉菅?纬陶铰阅勘晁蟮钠兰郾曜�,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在已谋划的若干战略中做出满意的选择。 普通高中课程战略目标:全面领先,部分领先和个别领先。 学校实际: “人”的现实(教师队伍、生源质量)财”的现实(课程资源的丰贫、教学条件的优劣)“学校文化”的现实(校园环境、学校精神和学校制度)。 战略评价:价值性和可行性 �。ㄋ模┛纬陶铰缘氖凳� 课程战略实施是将课程战略转为具体行动以达成课程战略目标的过程,一般分为战略操作化、战略制度化和战略控制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如何实施“艺体优先”的课程管理策略?建立中长期和年度计划,制定并完善艺体课程及其实施的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艺体课程及其实施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纠正课程运行中的偏差,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艺体课程的健康发展。 �。ㄎ澹┛纬陶铰缘男拚 ≌铰孕拚诩榷ㄕ铰圆还磺逦�,有多条战略路径,多步战略决策甚至需要应急策略支持的情境中出现,其中“应急策略”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应急策略”是应支持既定课程战略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采用的策略。应急策略既以其灵活性和丰富性使课程战略得以实现,也以其随机性和突发性使课程战略产生变异。 课程战略的修正其实是在课程战略实施中,通过应急策略效用的评估而进行的对既定的课程战略的调整、补充和修正。 三、课程战略管理的条件 �。ㄒ唬┖侠碓擞醚5目纬套灾魅ā ≡擞每纬套灾魅ㄒ簿俊昂侠怼焙汀俺浞帧绷礁龀叨�。“合理”是在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的严肃性与学校选择和开发课程的灵活性之间取得的协调;而“充分”则是在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具体内容的选择性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的创造性之间取得的协调。 学校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中那些可以进行选择和自主开发的领域,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领域 。 �。ǘ┯行г銮垦5睦吩鹑胃小 ∫凰欣吩鹑胃械难2唤龉刈⒆约旱墓�,也关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并对反思自身的课程实践,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积极的作用,当学校能以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态度对待课程之时,学校的课程主体意识也就得以发育和成熟起来 学校的历史责任感有助于课程战略意识的发展。课程战略意识可以通过课程战略思维来体现。 学校历史责任感是通过忧患意识的不断激发而得到增强的。 �。ㄈ┐丛煨缘亟锌纬坦芾硎导 】纬陶铰怨芾碛肟纬滩僮鞴芾聿⒉皇撬鸩蝗莸�。课程战略管理只能通过课程管理实践而走向成熟。 创造性地进行课程管理实践不仅要求从多个维度来谋划多样的管理策略,也要对当下运用的管理策略进行及时反思以对那些不合适的管理策略加以有效调整,还要根据课程管理情势的变化谋划并运用课程管理应急策略。 主讲人:杜东平(重庆育才中学教科室主任、 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讲座题目:以生活教育为特色,学校如何推进和实施新课程 内容摘要: 一、学校定位:必须坚持发展当代生活教育模式,为高校输送一流的优质人才(也就是很抓升学质量)永远不能动摇。 1、当代生活教育模式——是我们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建校以来,从办学开始逐渐形成的办学特色。 2、为高校输送一流的优质人才——是我们的办学的主要任务,也是重要任务。 二、转变观念:必须明确推进当代生活教育模式也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而精细化的认真实施和落实新课程,就是实施了当代生活教育模式。一定要把素质教育、当代生教育模式、新课程统一起来,它们是一个东西(即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只有这样才新利18体育好操作好落实、好精细管理。换句话说,未来只有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推进高考质量逐年攀升,为高度等学校输送最优质的人才,是我校生存发展的唯一道路。特别不能认为抓高考质量就是搞应试教育,搞“活动”才是搞素质教育或者是生活教育。如果那样只能说明对学校定位发生误差或者没有深层次的理解素质教育或者是生活教育,这将可笑和犯大错误的。 三、生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方针:科研兴教,生活课堂,学教重实,追求高效。 四、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开展 �。ㄒ唬┥羁翁冒ń淌疑羁翁茫ㄍ瓿裳Э票匦蘅纬痰目韬脱⌒蘅纬蹋恍T吧羁翁茫ㄍ瓿傻胤娇纬毯托1狙⌒蘅纬蹋簧缜羁翁茫ㄍ瓿裳芯啃匝翱纬痰目瑁患彝ド羁翁茫ǹ辜页ぱ�,促进学校的人个发展) �。ǘ┬T吧羁翁茫ㄍ瓿傻胤娇纬毯托1狙⌒蘅纬獭 。ㄈ┥缜羁翁茫ㄍ瓿裳芯啃匝�、课程的开设) �。ㄈ┥缜羁翁茫ㄍ瓿裳芯啃匝�、课程的开设) 五、生活教育的模式 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也是基于对学生的遵重,意味着对学生尊重的需要。学生有以下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七、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 1、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4、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任务。5、及时反馈构建沟通的桥梁。6、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9、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10、引导学生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11、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主讲人:许玉权(教育硕士、乐鱼全站app,新利18体育,时彩校长)
讲座题目:关于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 内容摘要: 一、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一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学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二是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置的现实基础。三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课程的终极追求。四是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是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参照。 开齐开足必修学分课程,按升学要求开好选修I课程,尽量多开选修II课程,特别是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按升学要求规划课程,强化理科特长发展课程,拓展人文类校本课程,人文为基�。睦砑嫱�。 二、学校课程设置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学校课程设置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选择需求。二是学校课程设置要体现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学校课程设置应有利于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上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四是学校课程设置要兼顾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有序高效。五是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三、学校课程的设置模式: 一是定餐(必修模块),二是配餐(选修I模块),三是自助餐(选修II、地方、校本)。 四、如何指导学生选课 一是编制手册;二是成立学校选课指导委员新利18体育,班级选课指导小组;三是组织教师、学生解读课程;四是召开家长新利18体育;五是加强组织管理,开发相应软件。 五、处理好七大关系 一是知识能力“硬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软目标”的关系。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领、促进、提升作用的关系。三是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严谨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提高效益)。四是高考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数与能力的关系。五是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六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关系。七是课改目标的坚定不移与课改实施循序渐进的关系。 六、解决好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课时不足;二是课后习题处理;三是课外练习选用;四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五是分散实验和集中实验如何统筹安排;六是学分过程管理;七是行政班与非行政班的管理。